關于建設林氏字輩數據庫的倡議
各位宗長、宗親:
我們林氏源遠流長,根深葉茂,支派繁多,字輩總量很大,根據測算,自宋朝以來,林氏的200多個主要堂號,又衍生出上千個支派,各支正在使用的字輩種類超過10000種。
目前尋根網已經在數年前依靠現代計算機、網絡等手段開展網絡收集各地林氏字輩資料工作,并嘗試提供查詢比對,目前采集的字輩超400種,但離建立全面的林氏字輩數據庫仍存在很大差距,有大量的字輩數據仍需收集。
我們認為,只有形成較完整的字輩數據庫才能給各地宗親尋根、確認宗支、入譜、起名帶來方便。因此,我們在此倡議,林氏宗親們積極、穩妥地行動起來,謄抄、普查本地林氏字輩,并協助上傳網絡。
字輩的采集與整理是項長期的工程,我們也是義務、無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,希望各位宗長、宗親大力支持。
字輩的起源:
字輩起源于宋朝。當年宋太祖趙匡胤,為其后代規定了十三個字輩,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個字,構成一副對聯“匡德惟從世令子,伯師希與孟由宜”。這是人們見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輩。
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后,后宮嬪妃無數,子孫繁多,為防止子孫們在取名上的混亂,規定每輩人用一個字作為名字的首字,以此作為輩分的標志。
這種做法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,之后幾乎所有的家族都要定期議定本族字輩。
網絡采集字輩規范:
1、目前林氏宗親通過網絡自行登記的字輩將直接劃到各省市字輩目錄,而通過網絡收集的字輩將在逐條甄別后陸續劃入各省字輩目錄。
2、所有的字輩按照統一格式入庫。
3、允許同一城市同一村存在多條字輩,基于各房頭字輩差異。
4、字輩后續提供修補維護功能
尋根網 南京林杰
二〇一四年六月十日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