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譜,合書、圖、史、表、志為一體,它的利用價值就顯得重要些。家譜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,圖片資料為輔,但一張好的圖片、照片仍是能將時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質傳達出來。
家譜往往我們能夠看到各類的圖像資料。譜牒將圖片、照片納入家譜的意義在于,為家族傳承提高了一個最直接的環境背景,使家譜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記錄、整體概念也變得鮮明而生動起來。只要是能讓人對家譜有更進一步認識的古地圖或老照片,均應該被收入家譜里,包括:
1、祖先圖片(遺像、人物畫、肖像畫)
當我們翻開家譜時,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卷首的本家族祖先的圖像。王鶴鳴說,自宋代以后,將“遵祖、敬宗、收族”作為修編家譜的宗旨,將本家族的列祖列宗放在家譜的前面位置。
家譜中的祖先畫像,少則幾幅,多的可達數十幅。祖先的畫像有的是本家族的始祖、始遷祖,有的是五服之內的近世先祖,還有些是本族內的名人。
一般在這些祖先的圖像旁邊,還有數十字的贊語,對祖先的相貌、業績、功德等加以頌揚,以求達到光大族望,啟迪后人的目的,有些也刊載一些先人手澤遺墨。
2、老照片
家中存有的古老黑白照片、一家人的合照等,都有其歷史價值,也是見證家譜的最原始材料。
3、風水圖(祠堂圖、墓圖)
祠堂是家族朝拜祖先、家族議事的場所,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。所以,祠堂在家譜中居重要位置,所以一般的家譜均有記載和刊載建物版圖、描繪實狀。
家譜中關于祠堂的記載,由圖文兩部分組成,并且是圖主文輔,文字注釋祠堂圖畫。一般家譜中都有記載和刊載建筑物版圖的部分。
祠堂圖大多為建筑式樣、框架結構等圖案,而且還要將祠堂周圍的住房、山水形貌等勾勒進去,以便讓后人對祠堂的整體狀況有個直觀的了解。
而且,在祠堂圖前或者圖后都有文字說明,主要介紹祠堂建筑、祠堂宗旨和祠堂管理等內容。
有些更是附刊墓圖,有些甚至詳記地理方位。人們相信一個家族的興衰和祖輩所居住、埋葬的地點有很深的關系,這些都蘊涵著豐富的“風水”內容,所以也被稱為“風水圖”。
4、故居丨村莊圖
明清族譜中不但記述居址遷徙,很多富家所修的譜書中,還以精美的版圖,印制出他們家族的庭院、樓閣、書齋、房舍等。